中文及歷史學系四年級學生周裕簾於「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在香港海事博物館分享畢業論文
中文及歷史學系學生於「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在香港海事博物館分享畢業論文
《燈塔下的「市」外桃源》是由香港城市大學「燈塔古蹟保育研習實踐組」(LHRC) 與香港海事博物館合作,於5 月 22 日在博物館內舉辦的活動,主題圍繞橫瀾島燈塔管理員、有「漁民之父」之稱的花維路生平事跡,並延伸至燈塔建築、龍舟競賽、漁民社區傳統等內容,活動包括了城大學生創作展覽、紀錄片播放及分享會,現場有超過100名參觀者和聽眾,包括柴灣漁民娛樂會會員。
主修文化遺產課程的中文及歷史學系四年級學生周裕簾是城大LHRC組員之一,他除了積極參與聯絡漁民會、蒐集老照片、老報紙、歷年龍舟競渡會刊及製作海報等前期籌備工作,還在當日分享會上發表了他研究香港歷史航標建築保育的畢業論文〈被遺忘的中式航標「漁民燈塔」-天后廟〉。中文及歷史學系的李磷老師也受邀在現場以〈走進古廟〉為題發言,介紹由田家炳基金會贊助的《虛擬廟宇》教學網頁製作計劃。 此次成功的展覽活動,由城大邵逸夫圖書館㬌祥祜博士統籌,參與的師生分別來自建築學與土木工程系、媒體與傳播系、翻譯及語言學系、中文及歷史學系,並得到花維路太太梁慧中女士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為城大圖書館、各學系與海事博物館及漁民社區展開合作揭開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