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篇

古巴,位於加勒比海北面,中美洲的島國。因19世紀包括美國、古巴在内的美洲國家需要勞動力,數以萬計的福建、廣東華工從廈門、澳門、香港出發,至美國、古巴等地謀生。古巴首都夏灣拿,位於古巴西北,曾經是廣東地區華工出國最熱門地方。因遭受欺騙、環境貧困,許多人客死他鄉。當時,東華醫院與海内外華人組織合作,促成華工骨殖一次次回歸故土。

東華三院檔案資料

東華三院檔案出版兩個系列:一,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葉漢明教授編著《東華三院檔案資料彙編》,共有五本。

  1. 何佩然,《傳與承——慈善服務融入社區》,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0。
  2. 何佩然,《破與立——東華三院制度的演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0。
  3. 葉漢明,《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
  4. 何佩然,《施與受——從濟急到定期服務》,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
  5. 何佩然,《源與流——東華醫院的創立與演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
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
葉漢明,《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

當中,《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選錄東華義莊檔案文獻中有關建置、規章、制度運作、服務種類、海外華人原籍安葬等方面的資料,特別是東華義莊作為中轉站,接收海外運回中國的先僑骨殖。

二,另一套是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編譯,《落葉歸根:東華三院華僑原籍安葬檔案選輯》,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本書選輯東華三院文物館館藏檔案「東華義莊文獻」藏三百封書信,內容有關東華三院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協助全球華人原籍安葬的檔案。與此同時,信件亦已數碼圖像,在「珍藏.分享—東華三院文物館檔案」(www.twmarchives.hk)網站。本書將三百封1902-30年代東華與世界各地慈善組織有關骨殖的往來中文書信重新整理、翻譯及編目。上冊為圖輯,下冊為中文釋文及英文翻譯。

上述兩個系列的書籍內文獻,是本計畫的基礎。

學者研究東華三院論著

  • 丁新豹編,《善與人同:與香港同步成長的東華三院(1870-199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0。
  • 帆刈浩之,《越境する身体の社会史―華僑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慈善と医療》,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2015。
  • 何啟龍,〈檳城、新加坡與香港開埠初期華人義冢之碑銘〉,《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第30輯,頁189-216。
  • 李東海,《香港東華三院一百二十五年史略》,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 冼玉儀、劉潤和主編,《益善行道——東華三院135周年紀念專題文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 楊祥銀,《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香港東華三院中西醫服務變遷 (1894—194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 鄭洪,〈近代香港東華醫院中醫事業的變遷〉,《中華醫史雜誌》46.3(2016.5):165–171。

網上資源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若希望透過資料瞭解昔日離鄉別井的華人對落葉歸根的盼望,知悉東華為華人服務的慈善精神,可透過東華三院文物館網站。該網站為東華三院文物館特別挑選三百封來自(東華)義莊文獻的外埠書信上載於網站的「東華義莊文獻」專輯,它們都是在1920及1930年代世界各地華人團體及個人寄到東華,希望把海外先友的棺骨運回家鄉原籍安葬。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珍藏․分享:東華三院文物館檔案〉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珍藏․分享:東華三院文物館檔案〉,東華三院,2016年6月,http://www.twmarchives.hk/.

古巴華人華僑檔案

此檔案庫五百多個檔案中,依類型分文件及手稿358項,圖像相片91項,印刷品61項及錄像7項。涵蓋時期由1918至2019。

古巴華人華僑檔案
雷競璇,〈古巴華人華僑檔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2021年4月,https://repository.lib.cuhk.edu.hk/tc/collection/cuhkcuba.

Chinese Immigrants in Cuba: Documents From the James and Ana Melikian Collection

This collection documents the migration of 125,000 Chinese to Cuba as cheap labor from 1847 to the late 1890s, extending to the 1970s with records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Part of the James and Ana Melikian Collection, it includes over 1,341 records and 8,000–9,000 pages, making it one of the largest private archives on Chinese in Cuba.

Chinese Immigrants in Cuba: Documents From the James and Ana Melikian Collec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 “Chinese Immigrants in Cuba: Documents From the James and Ana Melikian Collection.” 6 August 2021. https://prism.lib.asu.edu/collections/77077.

YouTube

香港電台,〈香港記憶․闖拉美CH01古巴〉,YouTube video,44:17,2016年1月16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FyMfpwhBw.
雷競璇,〈《古巴家書》中的悲歡離合〉,YouTube video,6:36,2020年7月16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IouRPsMBo.
Bickley, Gillian Barbara. “John Asome introduces his book, Coolie Ships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1846-1874).
Bickley, Gillian Barbara. “John Asome introduces his book, Coolie Ships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1846-1874).” YouTube video, 3:50. November 19,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zwOA_REzyk.
López, Kathleen. “Coolie Diaspora: From Indentureship to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Gaiutra Bahadur.” YouTube video, 1:38:14. December 10, 20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w-bctl1yw.
López, Kathleen. “Understanding Why the Chinese Went to Cuba.” YouTube video, 1:07. March 4, 20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XMfbjdvpc.
Moriuchi, May-Yen. “Representation and Resistance: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olies in19th-Century Cuba.” YouTube video, 1:03:11.May 17, 20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wEUMYpHR8.
Tsang, Martin. “Chinese Delegation to Cuba.” YouTube video, 1:30. March 17, 20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hETYgJ1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