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時間:下午四時至五時三十分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六樓6376室
語言:普通話
講者:王瑤教授(西安交通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報名:請於5月1日前按此登記。成功報名人士將於5月5日前收到確認電郵。
講者簡介
王瑤,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導、中文系系主任,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問學者(2019-2020),西安交通大學第三屆“仲英青年學者”(2021-2023),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委員,從事當代中國科幻研究。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叢刊》《中國比較文學》等權威期刊發表高水準論文多篇,著有《未來的座標: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科幻論集》(2019)。從2004年開始以筆名“夏笳”發表科幻與奇幻小說,作品八次獲“中國科幻銀河獎”,四次入圍“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已出版長篇奇幻小說《九州·逆旅》(2010)、科幻作品集《關妖精的瓶子》(2012)、《你無法抵達的時間》(2017)、《傾城一笑》(2018)。作品被翻譯為多種語言。英文作品集A Summer Beyond Your Reach: Stories於2020年出版。除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外,亦致力於科幻小說翻譯、影視劇策劃和科幻寫作教學。翻譯作品包括《思維的形狀:劉宇昆作品集》(2014),《Nature雜誌科幻小說選集Ⅱ》(2017),《奇跡之書》(2018),《我以文字為業》(2023)等。
講座提要
“稀飯科幻”(Porridge SF)是科幻作家夏笳對自己創作風格的描述,也是她閱讀和理解科幻的一種方法和視角。不同於繼承“黃金時代”傳統的“硬核科幻”(Hardcore SF),“稀飯科幻”始終指向“科幻”與“非科幻”之間界限不明的邊疆地帶。本次報告圍繞這一曖昧的標籤,展開對於“稀飯科幻/女性科幻/中國科幻”這組概念的辨析與思考。從美籍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和劉宇昆作品在中國的接受與影響,到夏笳本人的科幻創作,再到“後劉慈欣時代”的中國科幻,特別是崛起中的女性科幻,“稀飯科幻”可以為我們提供一條思考“何謂科幻,科幻何為”的重要線索。
歡迎各界人士參加。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查詢: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電話:3442 2054
電郵:cah@cit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