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程蘇東教授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副系主任)
日期: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時間:下午四時至五時半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六樓6376室
語言:普通話
報名方法:請於2025年1月15日或之前按此登記。成功登記之人士,將會於1月17日或之前收到確認電郵。
講者簡介
程蘇東,男,1986年11月生,江蘇東台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23),現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傳統文化研究》副主編、《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委,主要從事漢唐經學史、經學文獻學、先秦兩漢文學、早期書寫文化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等海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七十餘篇,著有《從六藝到十三經——以經目演變為中心》《漢代洪範五行學——一種異質性知識的經學化》,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專案,曾獲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12)、霍英東青年科學獎(2022)、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集體,2023)、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青年成果獎,2024)。
內容提要
華夏先民早就認識到風具有地方性和引導性兩大特征,由此將“風”作為德行流衍的象征,引申出影響、傳告之意。《毛詩大序》基於這些自然屬性,指出詩歌同時具有化民和刺上的雙重功能,是溝通上下階層的獨特文化資源,“風”由此成為具有詩學意義的概念。漢人常用的“風諫”等概念也由此具有一定的詩學意味。至於“風諭”,最初用來表示中央對地方、尤其是周邊地區的教化,至漢宣帝、劉歆等則用其表示臣下對君主的諫刺。鄭玄將漢人“五諫從諷”說與基於比興的“譬喻”加以整合,由此形成的“諷喻”說強調詩歌的政教性和修辭性,在中古時期影響廣泛。白居易又提出“諷喻詩”的概念,在強調詩歌政教功能的同時,卻強調詩歌語言的直白,與《詩經》學傳統中的“諷諭”說大相徑庭。二者也共同構成宋明以來諷諭說的不同向度。
歡迎各界人士參加。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查詢: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電話:3442 2054
電郵:cah@cit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