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京港青年人文學者學術研討會 — 近世中國的書籍形制與閱讀形態

京港大學聯盟由北京和香港兩地多所大學攜手成立,旨在推動各校建立更緊密的交流聯繫,加強人才培養和研究合作。2021年5月,聯盟資助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與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硏究院共同舉辦了主題爲「近代思想的物質形態與感覺媒介」的第一屆京港青年人文學者學術硏討會,受到各方讚譽。2022年,京港大學聯盟將繼續提供資助,支持兩學術機構推動人文學前沿領域的研究,鞏固合作關係。

第二屆研討會議題為:「近世中國的書籍形制與閱讀形態」。近年來書籍史和閱讀史日益成爲學界關注的熱點,但相關概念的邊界以及硏究的範式仍有待討論。就書籍史而言,中國傳統的版本目錄之學固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經驗,晚近關於印刷史和出版史的硏究更是成果豐碩。但近世中國(明清直至近現代)書籍物質形制和流通機制的劇烈新變,也爲這一古老領域提出了新問題。閱讀史硏究自書籍史衍生而來,惟在同一「閱讀史」名號之下,實包含有讀書內容、讀書主體、讀書形態等各異的硏究重點。尤其是在讀書形態(有關閱讀的行爲方式)範圍內導出「閱讀革命」(Leserevolution)主題,更使之與社會史和教育史發生關聯。「書籍形制」與「閱讀形態」二者互相作用,規定了近世中國讀書人接受、傳播、創造新知識的姿態。論壇着眼於此,貫通明清與近現代時段,希望能在一個更長時段內討論相關問題。

時間:2022.7.10-7.11
會址: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系會議室&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兩地連線)

報告人(依筆劃序)
李仁淵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毓凱    香港城市大學翻譯及語言學系助理教授
俞國林    中華書局副總編輯
胡    琦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
韋胤宗    武漢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員
崔文東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召集人)
張仲民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張     劒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張     贇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研究助理教授
許明德    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許暉林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陳     婧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陸     胤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召集人)
溫海波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講師
葉     嘉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助理教授
趙妍傑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議人
馬忠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學然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副教授
程美寶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

議程
2022年7月10日(週日)
開幕致辭 9:30-9:40

第一場 9:40-12:00
主持:程美寶
報告:
張劒〈沈尹默《寺字韻唱和詩》的文獻學視角〉
評議:程美寶
張仲民〈張爾田書札中的胡適——兼論民初學界圍繞《章氏遺書》的互動〉
評議:馬忠文
俞國林〈文獻、文本暨文意之真偽、正訛與異同〉
評議:張仲民

第二場 14:30-15:40
主持:陳學然
報告:
胡琦〈《讀史論略》與近世中國的史學啓蒙閱讀〉
評議:陳學然
溫海波〈多元識字:從明清雜字看民眾認讀能力培養〉
評議:趙妍傑

第三場 16:00-17:45
主持:張劒
報告:
韋胤宗〈書中書,畫中畫,房中房——明清世俗圖像中的書物與男女〉
評議:張劒
陳婧〈從私人閱讀到公開出版:清代先唐詩總集出版初探〉
評議:俞國林
葉嘉〈書刊互現:徐卓呆《影戲學》知識考〉
評議:張贇


7月11日(週一)
第四場 9:30-10:40
主持:崔文東
報告:
李仁淵〈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與宋元以來的「讀書法」〉
評議:陸胤
許明德〈夷夏潛流與書籍流變——略論元代經籍的刊印問題〉
評議:胡琦

第五場 10:50-12:00
主持:李仁淵
報告:
許暉林〈虛構樂曲的刊刻:讀《老殘遊記》中的〈海水天風之曲〉〉
評議:陳婧
趙妍傑〈滄桑巨變中的世家子弟——兼論祁景頤日記的史料價值〉
評議:林毓凱

第六場 14:00-15:10
主持:陸胤
報告:
張贇〈「在許多中國奈挺格爾中間」:抗戰時期的醫護、性別和印刷文化〉
評議:溫海波
林毓凱〈胡適的「和平主義」思想:一個閱讀史的考察〉
評議:韋胤宗

第七場 15:30-16:40
主持:林毓凱
報告:
陸胤〈清季國文教育的書籍載體與教學現實〉
評議:許明德
崔文東〈啟蒙少年的生意:商務印書館「少年叢書」的製作、流通及影響〉
評議:李仁淵

圓桌討論 17:00-17:50

 

主辦: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資助:京港大學聯盟

報名請按此處

第一屆會議:
京港青年人文學者學術研討會 · 「近世中國的思想、制度與文章」系列論壇 - 近代思想的物質形態與情感媒介

相關報導:
HYBRID CONFERENCE BRIDGING CHINESE SCHOLARS

COLLECTIVE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Y OF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