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王朝與中國

簡介

吳哥王朝(Dynasty of Angkor,802年—1431年)由闍耶跋摩二世建立,至遷都金邊,共歷629年,是柬埔寨最為重要的王朝。遷都之後,吳哥王朝遺址在叢林中被掩沒。直到1860年,法國人亨利․穆奧(Henri Mouhot,1826—1861)重新發現吳哥,寫了一本游記。

游記封面
游記封面

吳哥王朝的歷史資料,主要依靠碑刻史料。據石澤良昭指出,柬埔寨碑文是以古高棉語、梵語、巴利語、近代高棉語及孟族語。1970年登錄時,共有1050個碑文,大部分完成於九世紀至十二世紀。大約七世紀,真臘兼併了扶南,中國史書大多開始以真臘記載柬埔寨歷史上的王朝。宋代趙汝适《諸番志》記載真臘在占城南面,從泉州出發,月餘可到達。元代忽必烈統一後,在至元十九年(1283)蒙古軍遠征占城,兩年後真臘向元朝納貢。及後,世祖、成宗年間,元廷組織出使節團,周達觀隨行出使,停留十一個月,將吳哥見聞寫成《真臘風土記》,為吳哥王朝留下珍貴歷史記錄。

《四庫提要․真臘風土記提要》對此書有扼要說明:

《真臘風土記》一卷,元周達觀撰。達觀,温州人。真臘本南海中小國,為扶南之屬,其後漸以强盛。自《隋書》始見於〈外國傳〉,唐宋二史並皆紀錄,而朝貢不常至,故所載風土方物,往往踈畧不備。元成宗元貞元年乙未,遣使招諭其國,達觀隨行。至大徳元年丁酉乃歸,首尾三年,諳悉其俗,因記所聞見為此書。凡四十,則文義頗為賅贍。……然《元史》不立真臘傳,得此而本末詳具,猶可以補其佚闕,是固宜存備叅訂,作職方之外紀者矣。達觀作是書,既成,以示吾衍。衍為題詩,推挹甚至,見衍所作《竹素山房詩集》中。蓋衍亦服其敘述之工云。

元廷原本想遠征占城而派員出使,周達觀隨團到了真臘,出使首尾三年,停在真臘十一個月,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元代商人汪大淵在元明宗年間兩度從泉州出發航行至諸國,寫了《島夷志略》,亦載有真臘風土,但相比《真臘風土記》顯得更為簡略。1819年,法國人首先將此書譯成法文本,及後伯希和(Paul Pelliot)先在1902年譯成法文,及後在1951年又以法文箋注和翻譯,陸續有英文、德文譯本。伯希和譯本六由馮承鈞譯成中文。中文校註本,則有夏鼐、陳正祥、金榮華等學者均做校註工作。

吳哥王朝亦受印度文化影響,壁畫內容極多與印度神話相關,例如毗濕奴、梵天、金翅鳥,而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故事,比比皆見。季羨林將《羅摩衍那》譯成中文,可供參考。

2017年1月,中文及歷史學系率團到吳哥窟,主題是「歷史文獻與現場」,了解吳哥王朝歷史,拍攝大量照片和錄影。與此同時,為了讓同學有效學習,出發前先研習《風臘風土記》,然後在吳哥窟考察時,將《風臘風土記》和吳哥遺跡相比較和印證。由於吳哥窟選跡十分豐富,建築、文物極多,又多印度文化。因此,本網頁只選取一部分作介紹。

伯希和譯本書面
伯希和譯本書面
吳哥位置圖。石澤良昭,《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的發展的多文明世界》,頁54。
吳哥位置圖。石澤良昭,《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的發展的多文明世界》,頁54。

《真臘風土記》參考文獻

  • [法]戈岱司著(George Cœdès),馮承鈞譯,《真臘風土記補註》,收入《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2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頁114-119。
  • [法]伯希和著(Paul Pelliot),馮承鈞譯,《真臘風土記箋注》,收入《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7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頁120-171。
  • 周達觀著,金榮華,《真臘風土記校註》,臺北:中華書局,1976。
  • 周達觀著,夏鼐校註,《真蠟風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000。
  • 段立生,〈《真臘風土記校注》之補註〉,《世界歷史》2002.2:83-89。

  • Harris, Peter. A Record of Cambodia: The Land and its People. Chiang Mai: Silkworm Books, 2007.
  • Pelliot, Paul. Mémoires sur les coutumes du Cambodge de Tcheou Ta-Kouan: version nouvelle suivie d'un commentaire. Paris: Adrien-Maisonneuve, 1997.
  • Smithies, Michael. The Customs of Cambodia. Bangkok: The Siam Society, 2001.
  • 和田久德譯,《真臘風土記—アンコール期のカンボジア》,東京:平凡社,1989。

  • 何修仁,《周達觀《真臘風土記》研究 : 十三世紀末中國華人的域外訪察與文化交流》,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
  • 陳正祥 ,《真臘風土記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5。

  • 田明偉,〈《真臘風土記》的文獻價值〉,《圖書館學刊》2020.6:86-89,98。
  • 田明偉,〈周達觀《真臘風土記》考略〉,《蘭台世界》2020.12:168–170。
  • 石澤良昭,林佩欣譯,《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的發展的多文明世界》,臺北:八旗文化,2018。
  • 何修仁,〈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及所載吳哥城郭研究〉,《聯大學報》5.1(2008):49–76。
  • 余冬林,〈試論《真臘風土記》中的女性形象〉,《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60–63。
  • 吳疊彬,〈《真臘風土記》裡的元代語音〉,《聲韻論叢》5(1996):135–171。
  • 李寧寧,〈一個儒士眼中的南國風情——試論《真臘風土記》的文化誤讀與作者心態〉,《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48-53。
  • 周中堅,〈華僑移居柬埔寨的過程及其歷史原因〉,《學術論壇》1985.8:41–46,19。
  • 尚榮,〈從《真臘風土記》看巴戎寺浮雕〉,《美苑》2013.3:102–103。
  • 侯松,〈《真臘風土記》兩百年翻譯傳統及其世界性意義〉,《中國翻譯》2002.6:36–44。
  • 段立生,〈周達觀及其柬埔寨之行——讀《真臘風土記》〉,《印支研究》1984.3:33–36。
  • 段立生,〈關於《真臘風土記》的作者周達觀〉,《學術研究》1985.1:114,118。
  • 晏明,〈《真臘風土記》柬文本及其譯者李添丁〉,《印支研究》1982.3:49,52。
  • 許永璋,〈我國古籍中介紹柬埔寨的一本專著——《真臘風土記》〉,《開封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1:91–98。
  • 許肇林,〈《真臘風土記》中的柬埔寨語考辨〉,《中山大學學報》1981.1:98–110。
  • 許肇林,〈評真臘風土記的三個校注本〉,《中外關係史論叢》1(1981):172–188
  • 黃雲生,〈從元代筆記《真臘風土記》看吳哥文明和元代對外交流〉,《文史知識》2012.2:97–104。
  • 楊民康,〈從《真臘風土記》看古代柬埔寨與雲南少數民族佛教樂舞〉,《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9.3:27–34。
  • 趙和曼,〈也談周達觀的柬埔寨之行〉,《印支研究》1987.2:29–32。
  • 趙和曼,〈中外學術界對《真臘風土記》的研究〉,《世界歷史》1984.2:92–95,77。
  • 趙和曼,〈元代的中柬關係〉,《印支研究》1982.4:35–41。
  • 趙和曼,〈古代中國與柬埔寨的海上交通〉,《歷史研究》1985.6:137–153。
  • 鄧永寬,〈中國古代歷日文化對柬埔寨的影響——[元]周達觀《真臘風土記》讀記〉,《中華文史論叢》2007.2:207–218。
  • [法]蘇爾夢(Claudine Salmon)、羅燚英,《〈試探元初流寓東南亞的宋朝遺民〉,《海洋史研究》2(2011):260–276。

  • Briggs, Lawrence Palmer. The Ancient Khmer Empire. Bangkok: White Lotus Press, 1999.
  • Chandler, David P. “Jayavarman VII and the Crisis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In A History of Cambodia 4th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 Chandler, David. A History of Cambodia, 4th Edi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2009.
  • Editors, Charles River, The Khmer Empire: The History and Legacy of One of Southeast Asia’s Most Influential Empire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8.
  • Falser, Michael. Angkor Wat: A Transcultural History of Heritage. Berlin; Boston: De Gruyter, 2020.
  • Gunn, Geoffrey C. “ Rise and Fall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arter” Kingdoms.” In History Without Borders: The Making of an Asian World Region, 1000-1800, 51-78,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 Gunn, Geoffrey C. “The Tribute Trade System and Chinese Diasporas.” In History Without Borders: The Making of an Asian World Region, 1000-1800, 103-132,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 Higham, Charles. The Civilization of Angko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 Higham, Charles. The Origins of the Civilization of Angkor.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 Knust, Martin. “Urged to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Iconography of Music on the Reliefs of Angkor Wat.” Music in Art 35, no.1-2 (Spring-Fall 2010): 37-52.
  • Lewis, Norman. A Dragon Apparent: Travels in Cambodia, Laos and Vietnam. London: Eland Piblishing Limited, 1982.
  • Mannikka, Eleanor. Angkor Wat: Time, Space, and Kingship.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 Mouhot, Henri. Travels in the Central Parts of Ind0-China (Sima), Cambodia, and Laos. Two volumes. English Translation. 2014. 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46559/46559-h/46559-h.htm
  • Ptak, Roderich. “Images of Maritime Asia in Two Yuan Texts: Daoyi zhilue and Yiyu zhi.”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25 (1995): 47-75.
  • Snellgrove, David. Angkor-Before and After. Trumbull: Weatherhill, 2004.
  • Tully, John. A Short History of Cambodia: from Empire to Survival. Crows Nest: Allen & Unwin, 2005.
  • Wade, Geoff. “Chinese Engagement with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Tenth to Sixteenth Centuries).” in Trade, Circulation, and Flow in the Indian Ocean World, edited by Michael Pearson, 55-81,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真臘風土記》內容

《真臘風土記》〈城郭〉

州城周圍可二十里,有五門,門各兩重。惟東向開二門,餘向皆一門。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橋。橋之兩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將軍之狀,甚巨而獰。五門皆相似。橋之闌皆石為之,鑿為蛇形,蛇皆九頭,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勢。城門之上有大石佛頭五,面向西方。中置其一,飾之以金。門之兩傍,鑿石為象形。城皆疊石為之,可二丈,石甚周密堅固,且不生繁草,卻無女墻。

吳哥城城門
吳哥城城門
吳哥城城門
吳哥城城門

城門之上確有大石佛頭五,但不是面向西方。「飾之以金」可能日久剝落。「門之兩傍,鑿石為象形」在左邊城門仍可見到。下圖是另一城門,左邊也可見到象形。

石神,如將軍之狀。
石神,如將軍之狀。
石神,如將軍之狀。
石神,如將軍之狀。

我們考察石神時,許多石神原狀已被破壞。文中說:「兩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據陳正祥所考,其實兩傍各有二十七枚,合共五十四枚。所以,原文有誤,應為「橋之兩傍共有石神五十四枚」。同學透過實在考察,學習考察資料與文獻對比。

吳哥城城門
這張照片加邊,可見「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勢」
吳哥城城門
「橋之闌皆石為之,鑿為蛇形,蛇皆九頭」,可惜蛇頭部分已殘破,看不到文中形容的蛇形。

《真臘風土記》〈澡浴〉

地苦炎熱,每日非數次澡洗則不可過。入夜亦不免一二次,初無浴室盂桶之類,但每家須有一池,否則兩三家合一池。不分男女,皆裸形入池,惟父母尊年在池,則子女卑幼不敢入。或卑幼先在池,則尊長亦迴避之,如行輩則無拘也。但以左手遮其牝門入水而已。或三四日,或五六日,城中婦女,三三五五,咸至城外河中漾洗。至河邊,脫去所纒之布而入水。會聚於河者動以千數,雖府第婦女亦預焉。畧不以為恥,自踵至頂,皆得而見之。城外大河,無日無之。

現存吳哥窟皇家浴池
現存吳哥窟皇家浴池

《真臘風土記》〈官屬〉

(官屬)其出入儀從亦有等級,用金轎扛四金傘柄者為上;金轎扛二金傘柄者次之;金轎扛一金傘柄者又次之;止用一金傘柄者又其次之也;其下者止用一銀傘柄者而已;亦有用銀轎扛者。金傘柄以上官皆呼為巴丁,或呼暗丁。銀傘柄者呼為廝辣的。傘皆用中國紅絹為之,其裙直拖地;油傘皆以緑絹為之,裙卻短。

壁畫
從壁畫畫所見,官屬坐大象,背後有傘。同學透過觀察,推測傘是紅絹抑或是綠絹?

《軍馬》

軍馬亦是裸體、跣足,右手執摽槍,左手執戰牌,別無所謂弓箭、砲石、甲胄之屬。傳聞與暹人相攻,皆驅百姓使戰,往往亦別無智畧謀畫。

壁畫
同學透過壁畫,觀察士兵拿著武器的情境,並與文獻比較。

《真臘風土記》〈爭訟〉

番人有法如此。又兩家爭訟,莫辨曲直。國宮之對岸有小石塔十二座,令一人各坐一塔中,其外兩家自以親屬互相隄防。或坐一二日,或三四日。其無理者必獲證候而出,或身上生瘡癤,或咳嗽熱證之類;有理者畧無纎事。以此剖判曲直,謂之天獄,蓋其土地之靈有如此也。

天獄
現存在國宮對面的天獄。文獻對天獄內部外觀的形容較少,同學據自行觀察,嘗試增訂文獻內容。

介紹兩幅與印度神話相關選跡

乳海攪拌:印度教創世神話,宇宙結構是中心是眾神居住在須彌山,山下是人類居住的地方,四周則是由 乳海包圍。乳海攪拌故事是宇宙初開,須彌山下的乳海埋藏長生不老的甘露,善神與阿修羅決定合作攪拌乳海,希望取得甘露。毗濕奴化成龜支撐著須彌山,濕婆神則站在山上指揮著眾神,巨蛇被用作攪動乳海的繩子,九十二個阿修羅拉著蛇頭,八十八個善神拉著蛇尾,在攪動中萬物由此而生。

乳海攪拌:印度教創世神話
乳海攪拌:印度教創世神話
乳海攪拌的雕塑
泰國國際機場離境大樓內乳海攪拌的雕塑(網上圖片,URL: https://www.nownews.com/news/5622641)

哈努曼

哈努曼:哈奴曼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神猴。羅摩是毗濕奴化身,毗濕奴妻子被楞伽城十頭魔王羅波那劫走。羅摩去找魔王途中遇上猴王須羯哩婆,助猴王奪取王位。猴王於是大將哈努曼隨羅摩找魔王,成功救回羅摩妻子。《羅摩衍那》形容哈奴曼本領高強,騰雲駕霧,盜仙草,與《西遊記》中孫悟空很相似。胡適《西遊記考證》首先懷疑齊天大聖孫悟空原型來自《羅摩衍那》哈奴曼。胡適追溯《西遊記》故事時,指出南宋時玄奘故事多了一個神通廣大的猴行者,而在印度,哈努曼故事家傳戶曉,大約在十至十一世紀時(唐末宋初),有一部《哈努曼傳奇》。(胡適,《西遊記考證》《胡適作品集》第10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頁52-56)季羡林不僅認為孫悟空取材自《羅摩衍那》哈奴曼,甚至牛魔王也受印度魔王羅波的化身。(季羡林,〈印度文學在中國〉,《中印文化關係關係》,《季羡林文集》第4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頁181;季羡林,〈羅摩衍那在中國〉,《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季羡林文集》第8卷,頁320;〈《西遊記》裏面的印度成分〉,《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季羡林文集》第8卷,頁98)。在元代,泉州有許多印度教神廟,而在開元寺內有神猴形象在石門上。泉州在宋元時期是海外交通的中心點。

同學在吳哥窟尋找哈努曼身影同時,與《西遊記》描繪孫悟空形象相比,

《羅摩衍那》哈努曼與魔王羅波大戰
《羅摩衍那》哈努曼與魔王羅波大戰
《羅摩衍那》哈努曼與魔王羅波大戰
《羅摩衍那》哈努曼與魔王羅波大戰
泉州開元寺哈努曼
泉州開元寺哈努曼(網上圖片, URL: http://finance.sina.cn/zl/2016-09-23/zl-ifxwevmc5318085.d.html?from=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