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華工

古巴,位於加勒比海北面,中美洲的島國。古巴與香港距離很遠。兩個地方好像沒有甚麼關係,在19世紀時,澳門、香港曾是出國華工傳運站,苦力船(豬仔船)從廈門、澳門、香港出發,將苦力運至美國、古巴等地。古巴首都夏灣拿,位於古巴西北,曾經是廣東地區華工出國最熱門地方。

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古巴,1511年古巴成為西班牙統治地。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戰爭,美國戰勝,要求西班牙放棄古巴,割讓給美國。直到1902年,古巴獨立,脫離美國管治。夏灣拿曾經是非常繁榮地方、最現代化,人口密集。1906年美國趁古巴地方政府垮台,再次出兵占領古巴,實行三年的軍事占領。1920年代,古巴夏灣拿旅遊業興起,造就夏灣拿成為世界上繁榮城市。1959年,卡斯特羅上台,古巴成為共產主義國家。

19世紀中葉,奴隸貿易廢止,美洲國家對勞力需求大增,苦力貿易隨之興起。晚清以來,美洲國家來華招工,大量華工出國當苦力,以廣東、福建沿海省份居民佔多,當中不少是被誘騙者,俗稱「賣豬仔」。苦力貿易從廈門,逐漸擴張至廣州、澳門、香港。秘魯和古巴是招華工的重要國家。從18至19世紀中,古巴甘蔗種植和糖業發達,需要大量勞力。古巴得西班牙政府同意,在華招苦力。1847年6月,第一批苦力從廈門到達夏灣拿(古巴首都),自此開啟華人至古巴工作的歷史。據估算,1847年至1874年間,被運至古巴華工多達14萬人,在船上死的1萬7千人。美國、中美洲國家對廉價苦力有龐大需求,以非法或誘騙方法拐賣華工出洋。1861年,清廷規定非條約國不得在華設館招工,秘魯、古巴未與清廷立約,因而集中在澳門招工。

地圖
地圖

出國華工遭到不人道的對待,被虐待、拐賣。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Special Collections)藏有一部《生地獄圖說》,此書於1875年由富文齋承刊。富文齋位於廣州西湖街刻書商,經營時間最早刻書是在清嘉慶十八年,最晚刻書在民國十五年。富文齋刻印書行銷仕國,目前能夠找到富文齋的刻書經史子集都有,並以地方人士著述和史料為主。荷蘭萊頓大學將《生地獄圖說》數碼化,可在網上下載和閱讀,並附有簡要一篇說明。

《生地獄圖說》封面
《生地獄圖說》封面。
《生地獄圖說》其中一幅圖
《生地獄圖說》其中一幅圖。
「知咕洋行」
圖中表述誘騙華人訂立出洋工作契約。

《生地獄圖說》序言,指出:「秘魯古巴虐待華工,殘酷萬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聞之者傷心,見之者慘,目之為活無常生地獄也。」編纂者因而名為《生地獄圖說》。書中除了序文,共收有故事和圖,法國學者Vincent Goossaert用法文注釋過此書。其實,此書最大價值以繪圖方式道出洋到古巴、秘魯華工慘況。書中故事的史料價值不大,內容摘取自陳蘭彬《古巴華工調查錄》。《生地獄圖說》其中一幅圖,上面寫著「知咕洋行」。知咕洋行成立於1865年,是澳門最大西班牙洋行,亦是豬仔館,專門將華工運至美洲各國。圖中表述誘騙華人訂立出洋工作契約。

1872年,清政府拒絕西班牙人在條約口岸招華工至古巴,引起兩國爭執。清政府認為華工經常受虐待,不再批准西班牙招華工至古巴。最終,清政府代表李鴻章與西班牙同意派出調查團至古巴調查華工情況。總理衙門派陳蘭彬為團長,於1874年3月到達夏灣拿,對豬仔館、種植園、工所調查,收集大量證詞,華工慘況亦得以揭露。八成華出是被誘騙出國當苦力,死於船上者亦超過一成。華工在古巴過著奴隸生活,死亡者眾。清政府想約滿華工遣送回國,同時華工得以被保護。但遲至1877年,清政府才與西班牙簽定條約,保護古巴華工。據吳劍雄統計,最早前往古巴華工多從廈門、汕頭出發。1860年後,以澳門為主。1847-1874年,除1848-1852沒有記錄外,23年中只有346船次到達古巴。其中260船次來自澳門。1867年以後,除了一艘船發自廣州,其他121船次均來自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