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長河的初渡——年輕學人集》
吳耀宗、林學忠 編
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9月
ISBN: 978-988-78402-3-7
本文集所選錄的十五篇論文,文史兼備,按時代編次。頭三篇論文聚焦於東晉南北朝,分別討論了人口大遷移、社會階層網絡的重塑,以及士人階層才性審美觀的變化。接着六篇放眼於唐、宋、明、清四朝,先後分析了唐宋政治版圖伸縮下的精神層面與內涵、曾鞏史論散文史觀的源頭與變化、盛清旗民分治政策所面對的困難、屠隆的仕途窮達與明代社會文化的關係,以及《紅樓夢》脂評的敘事學價值。現當代方面共六篇論文,除了論述抗日時期顧頡剛的中國通史經營一文外,餘者分別探討當代文學、文化與電影的課題,包括大陸70後作家以青春形象為主的文學品格、當代城市詩的風景片段與詩人的問題意識、旅美大陸詩人的文化心態與歸屬問題、對宋代詩人「影響的焦慮」這一研究方法的質疑,以及香港電影的社會貧富階層與飲食焦慮。總體而言,所收論文均能統合論述,並就先驅學者的個別觀點提出質疑,為日後的研究拓展出新的立足點
目錄
- 序 吳耀宗、林學忠
- 永嘉喪亂後人口遷徙及其相關問題──以襄陽地區為例 羅婧姝
-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才性論的轉變 劉婉霞
- 入北與望南──以徐氏家族為例看北朝社會中的「南來客」網絡 吳湛
- 唐代銅鏡上的高士圖像研究 吳洪斌
- 曾鞏的史論散文──文學特色與史學觀 張瑞志
- 「披圖則思祖宗境土」──政治新秩序下的宋代輿地圖 錢雲
- 堅守還是背離──屠隆的價值探索與人生歸宿 李彥然
- 盛清時期旗、民衝突與官方對策 鹿智鈞
- 《紅樓夢》脂評的敘事學價值 余再琪
- 抗戰中顧頡剛在西南學、政、商三界的通史經營 馬建強
- 論「70後」的文學品格──以「70後」小說家作品中的青春話語為視角 趙陽
- 風景是怎樣煉成的──當城市詩不再為題材詩 余文翰
- 論新移民詩歌──以《四海為詩》為例 王寧
- 對《宋代詩人之「影響的焦慮」研究》一書的討論 馬曉晨
- 香港電影中的階層矛盾與飲食焦慮 徐雨桐
- 論文作者簡介